2024届“宜荆荆恩”高三起点考试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届“宜荆荆恩”高三起点考试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提高,故A项正确。个人所得税的提高不能说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故B项错误;“共同富裕得以实现”的说法与事实不符,C项错误;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但不能体现贫富差距已经缩小,故D项错误。13.(1)趋势:由劳役地租到实物地租再到货币地租;征税标准从人丁税转变为按土地征税。(4分)原因: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的推动;改革家的努力。(8分)(2)日的:稳定税收,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3分)影响:保证了国家的正常税收;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减轻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剥削问题。(10分)14.[示例论题: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现。(3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各霸一方,经济上繁荣发达,流通的金属货币的形式多种多样,因地而异,各不雷同,其中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最为著名。秦统一中国后,经济持续发展,商品流通日益兴盛,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第一个高峰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结构完整的货币体系逐渐形成,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交换的日趋发达,宋朝的货币流通量迅速增加,而且在这一时期钱币以其丰富的数量和高度的艺术,把我国钱币文化推向了高潮。这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和铁钱的流通不便,北宋在四川创印了纸币“交子”,在政府相应地制定了钞法以后,纸币替代了金属铸币的地位,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金属铸币则退到了辅币的位置上。(10分)总之,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38·【23新教材·ZC·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选择性必修1一G DON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