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六)6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五语文
6语文答案)
依据目前的调查和研究,全国梅树品种已在二百种以上。随着果树园艺和花卉园艺的日益发展,花实齐美的梅树将对我们有用。我们将对它更加重视和珍爱。(摘编自贾祖璋《一树独先天下春》)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是我国原产的名花和名果之一,它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可追溯到周代以前的夏商时期。B到了宋代,梅花成了文学的重要题材,各种咏梅的诗文可见于诗文集或总集。C.陶渊明、林逋以及宋代其他诗人,对梅花也极为推崇,他们写了许多赞赏梅花的诗句。D.关于梅的品种的记载始于北宋,范成大的《范村梅谱》是关于梅花最早也是唯一的记录。【答案】B【解析】A项,“它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可追溯到周代以前的夏商时期”错误,文章第二段表述为“或许可以追溯到周代以前”。C项,“陶渊明、林逋以及宋代其他诗人,对梅花也极为推崇”错误,由“与陶渊明爱菊一样,宋代出了一位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可知,陶渊明爱菊,不是爱梅。D项,“关于梅的品种的记载始于北宋”说法过于绝对,根据原文“从魏晋六朝到唐代,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梅的品种的记载”可知,选项变或然为必然。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荔枝无好花,牡丹无美实”即花与果难以两全其美。文章以此开篇,用对比的手法鲜明地表明了论点。B.作者列举越国使者的故事与陆凯的诗,是为了辅证当时梅花很受古人重视。C.文中提到于谦的诗集《和梅花百咏诗》和史可法殉国后的故事,意在赞扬古代贤达的忠贞刚毅,阐述梅花精神。D结尾水到渠成地指出花实齐美的梅树将对我们有用,更加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珍爱,表明了文章的写作意图。【答案】A【解析】“用对比的手法鲜明地表明了论点”错误,文章用对比的手法是为了赞美梅“一树独先天下春”的精神,是为了阐述自古以来人们对梅的重视和珍爱。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自古至今的实用价值有做调味品、生食、制作蜜饯、中医药用等。B梅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品种多,现在已有二百种以上。C.宋代及宋代以后的文人推崇梅,借梅的高洁清远来抒发自己的刚毅性格。D.《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中的“红梅”能结果食用。【答案】D【解析】“‘红梅’能结果食用”错误,文中倒数第二段中有红梅的信息,由“所以记载的梅一共是十种…其中从重叶梅至鸳鸯梅五种是花梅,其他五种则是果梅”可知,红梅并非果梅。【经典素材】(一)2016年轰动全国的“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案”,终于宣判。2021年8月26日上午,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一审,决定对吴谢宇执行死刑。1994年出生的吴谢宇,刻苦努力,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北大,拿过不少奖学金,可谓前途无量。然而,他“学霸”的外衣之下,隐藏着的却是污浊的灵魂:长期沉迷于不健康影片,心理上出现严重问题。这一切,为他之后的“前途无量”,埋下了祸根。父亲病故后,他的心理变得极度扭曲。他认为,“父亲走后,母亲也没了生活的希望,我要帮她解脱”。凭着这个荒唐的理由,他预谋了一场泯灭人性的人伦惨案一早早买好去除尸臭的活性炭包;伪造母亲笔迹写辞职信,交给她的单位;最后,趁母亲不备,将她残忍杀害。随后,他冷静地处理完母亲的尸体,以“出国留学”为由骗取亲戚钱财,伪造了无数的身份证,开始躲避公安机关的通缉。出逃期间,他有过一掷千金的纸醉金迷,每一晚的酒水、嫖资都是上万元;他也有过难以为继的穷困潦倒,在将骗取的巨款挥霍一空之后,不得不在酒吧里打工维持生计,直到落入法网。【运用指津】吴谢宇从弑母到潜逃,再到落网判刑的整个经过,可怕得令人后背发凉。吴谢宇事件举国震惊,我们惊悚地发现,在荣誉和文凭的背后,竟隐藏着如此不堪的灵魂和人性。司马光说过:“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做人的根本就是道德,只有德才兼备才称得上优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品不好,能力再强也没用。根本一坏,纵然你有再渊博的学问和再强大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只会给社会带来危害。。6·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