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届9月测试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语文答案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9月
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年1月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语文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0月语文答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语文答案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2月语文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语文
9、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0月语文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语文

15.(3分)C【解析】林木笼罩栈道或是实写,春江环绕蜀城必是想象。16.①领联紧承首联,对友人入蜀的牵挂和担忧又加深了一层。写山路之狭窄高危,登山之艰险,和首联相比,更加具体可感。②颈联转而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宽慰之情。选取“芳树”“春流”的意象,以美景衬托好的情绪,作者应该是意识到既然友人入蜀是既成事实,与其一味强调担忧不如借所写美景表达对友人的一种宽慰。③尾联以议论作结,对友人入蜀进行劝慰。既然蜀城如此美好,因此不必过分在意人生的困难、挫折,不如用一种和的心态去面对,劝慰、旷达之意溢于言表。[每点2分(感情1分,分析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7.(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茕茕子立形影相吊(3)示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每空1分,共6分。错字、多字、少字则该空不得分。)18.(3分)C【解析】共克时艰:共同克服当前的困难。弘济时艰:对当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大力援救和资助。根据文中“精诚合作”语境,“共克时艰”符合题意。弦歌不绝:弹琴、歌吟之声不断。弦歌不辍:以琴瑟伴奏而歌诵,指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根据语境,应选“弦歌不辍”。风雨交加: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风雨如晦: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结合语境,应选“风雨如晦”。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贬义词)。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结合语境,应选“扬眉吐气”。19.(3分)D【解析】“这所存在不过8年的‘最穷大学’”,语序正确,排除A、B项。“自称为”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20.(3分)B【解析】B项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都表示解释说明。A项,引文之后交代作者、出处。C项,表示语言的中断、停顿。D项,表示声音的延长。21.示例:①只伏不应是败笔②如果前后贴得过近③探春远嫁不归的命运(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22.文中用蛇行草中留下的痕迹、线从灰中拖过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2分),以此来点明伏笔照应这种写作手法暗伏、遥应的特点(2分),把抽象说理形象化,充满了理趣(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23.【命题说明】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两段材料都围绕“比”展开,又各有侧重。第一段侧重跟别人比,涉及“比”的内容、“比”的对象。向往发展,追求高级,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与别人比较无可非议,关键是比什么、以什么态度与别人比较。方方面面都要比,不理性地比,随波逐流地比,把别人都看成假想敌,都属于负向比较,显然是错误的。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