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江西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21届江西红色七校高三政治第一次联考
2、江西省2024红色七校联考
3、2024年江西省红色知识竞答
4、2024年江西省红色文化答案
5、2024江西省红色七校联考
6、江西省红色七校2024第二次联考
7、江西省红色七校联考2024
8、江西红色七校2024联考理综答案
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2024
10、2023-2024江西省红色七校联考文综
6.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历史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析】漫画中,中国老百姓头戴“洋烟赔款”的帽子,身穿由名日繁多的苛捐杂税缝制成的“百衲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巨额赔款,被清政府以各种名目转嫁到民众身上,这种做法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从而为太天国运动的发生埋下伏笔,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晚清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材料主要反映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矛盾的激化在材料中体现不鲜明,排除D项。7.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以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观点为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近代思想文化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突出综合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解析】由材料“简直说这是‘惨无人道’了”“现在鸦片烟变成犯禁品了”“现在变成老古董了”可知,胡适认为以前的价值观念已经不合时宜,强调确立符合时代的价值观,故选D项。A项所述不是胡适的主要意图,排除;B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国家政策,排除C项。8.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共产国际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为情境,要求考生运用近代民主革命的必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对史料实证、史料解释、唯物史观等素养的考查。【解析】由材料中“应该从防御转入进攻”“《中央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观点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实质上是“左”倾错误的体现,给中国的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推动了“星星之火”向燎原之势的发展,排除;B项错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1931年就已经成立,排除;长征的成功奠定了中国革命重心自南向北转移的基础,排除D项。9.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析】由材料“强调国家政权介入、干涉经济发展,对经济实行统制”可知,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最终导致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畸形发展,进而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孙中山“民生主义”是为了防止贫富差距悬殊,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C项说法错误,中国并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10.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历史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析】由材料“1950年12月到1951年1月”可知,城乡物资交流会的举办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材料“1951年2月底,华北地区…超过了华北去年全年公粮数”可知,城乡物资交流会的举办促进了区域间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答案为B项。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一五”计划中,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于1956年,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并不丰富,D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11.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历史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析】由材料可知,希罗多德指出,他所记载的是“人类的功业”,这反映了史学从记载神事发展到记载人事,体现了为人事服务的人文主义精神,表明人文主义精神对当时的史学编著产生了影响,故答案为D项。A、C两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虽然材料中有“哈利卡那索斯(现土耳其博德鲁姆)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这一信息,但这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B项。【规律总结】在历史学科中,历史名词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是历史学与研究的基石,涉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因此,在时的学与做题中,要把解决历史名词的概念、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2·(新高考)MNJ·历史(九)·G DON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