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耀正优+高三年级名校阶段检测联考(24004C)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耀正优+高三年级名校阶段检测联考(24004C)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耀华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二月考
    2、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语文
    3、2024耀华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二月考语文
9.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计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解析】“雄才”为“有”的宾语,而“笔力”为“绝健”的主语,所以“雄才”和“笔力”之间应断开,排除A、B两项;“二苏”“黄庭坚”“晁补之”为专有名词,并列时要么加连词,要么用顿号隔开,所以“黄庭坚”和“晁补之”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11.A【解析】赋侧重于写景叙事。12.C【解析】“司马迁和韩愈…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错。由原文可知,司马迁文风特点是“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遭遇是“负气敢言,以蹈于祸”“生之志有所郁于中”;韩愈文风特点是“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遭遇是“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选项把二人的遭遇和文风特点混为一谈。13.(1)如果知道(懂得)写文章却不致力于追求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世间不曾有过这样的事。(评分标准:“务”“工”各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通顺1分;“务”译为“致力”“追求”均可)(2)只是他的生志向郁结于心,因此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常有感怀激愤却不能宣泄的情感。(评分标准:“惟”“余章末句”“感激”各1分,句意通顺1分;“余章末句”译“只言片语”“文字”也可)14.①主张写文章以明理为主,遵循文以载理、文以载道的原则。(由原句“诲人作文以理为主”“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可得)②反对过度追求文章的精巧。(从“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之有也”句可得)③反对过度追求言语句读的新奇。(从“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句可得)④追求简朴淡、疏荡直白的风格。(从“作诗晚岁益务淡,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句可得)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对3点即满分;学生答案只要包括上述原句的关键词的意思,即可得分,但其中第④点的概括来自材料一“作诗晚岁益务淡,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句和材料二的“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句的整合,如果学生把这两句话分成两个点来答题的,这两个点只给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答案】D【解析】诗句中没有应用夸张手法。16.【答案】“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揭露了唐军将帅的腐败,但未涉及对唐代战争全局的批判,高适的目光,还只停留在对一时一事的认识。(2分)“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这两句是说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白打了几年恶仗,让将士们作了无谓的牺牲,埋骨于荒烟蔓草间。而汉朝的所谓得胜之师,捞到的只是李广利顺便带回来的苜蓿和葡萄,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李颀在末句着“空见”一语,对汉武帝发动战争的罪行,发出不动声色的冷嘲,又具有深长的讽刺意味。,(2分)李颀通过对汉武帝的讽刺,正是要告诫唐玄宗不要因好大喜功实施穷兵黩武边境政策。就其思想内涵而言,李颀的这首《古从军行》的深刻性,在盛唐的边塞诗中是无与伦比的。(2分)评分标椎:加点字为采分点,意思与之相近就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每空格1分)17.(1)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高二语文答案第2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