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1954年?月,“初教5”飞机试飞成功;:1956年7月,栽重量为4吨的“解放”牌卡车试制成功:1956年9月,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195?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一大批现代工业骨干部门建立起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摘编自张翼董蓓《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建设扬帆起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一-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化化建设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成就的意义。(8分)儿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各项社会改革也取得巨大成效,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民民主政权的现固,广大人民的组织程度和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为了贯彻,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到年计划,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提到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了。摘编自吴本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约材料二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给会的决议,并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中共中央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起草工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交宪法起草委员讨论通过,然后在北京和全国各大城市组织各方面代←表人物8000多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而成宪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3国人民讨论。又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约有1亿5000万人参加讨论。根据全国讨论中提出的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草案再次修改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额大会讨论于9月20日通过。新一摘编自王桧林郭大钧《中国现代史(1949一2002)(第三蓝)(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条件。(4分)场(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过程的特点,并分析其颁布的意义。(8分)20.阅读材料,回答可题。(12分)材料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中原王朝,而且包括中原王朝以外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和政权。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此后经过两干多年的发展变化,在清朝完成皖一后,疆城和民族大体确定,在这个疆城内居住与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图此少戴民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尽管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也曾出现过统一和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之间,还是互相吸收,互相依存,近步接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摘编自徐杰舜《中国民族关系发展大趋势论》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闻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喃.)2022一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第4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