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12.下表是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概况,由此可知实施者地位举措汉朝常仓制度政府主体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唐(义仓、社仓)宗族辅助,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慈善辅助,明清兴起助学、助丧、施医、济贫等组织A.政府救济目的在于防止贫困B,社会救济逐步形成多样化局面C.社会救济保障民众日常生活D.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优抚体系13.“革命程序”论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之一,即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孙中山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步骤,才能实现最后的目标,即A.政党政治B.法律治国C.主权在民D.均地权1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台了《考选委员会组织法》《典试委员会组织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贯考绩法》等一整套文官考试任用、俸禄发放、奖惩与考核的法律。这表明当时的公务员制度A.较为系统完善并得以全面实施B.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性C.选官制度化并杜绝了腐败现象D.组织严密保证了政府的效能15.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政务院人民革命办公厅检察署法院军事委员会①领导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④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权力机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6.下表关于新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史实与史论,对应关系准确的是史实史论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社会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等大批全国劳C“五讲四美三热爱”取得突出成效动模范中共十八大提炼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疑聚精D值观神力量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历史第3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