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8.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西方国家与信息相关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而原有的老工业区逐渐走向衰退,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加深,而材料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的变化,排除A项;国际分工格局与老工业区的衰退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西方国家并没有忽视传统产业的升级,排除D项。9.D材料信息显示,德国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可知德国经济结构出现优化倾向,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推知德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排除A项;材料未显示政府重视经济结构调整的信息,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此时德国的产业比重走向合理的开始,排除C项。10.B材料信息显示,中产阶级成为新社会运动的主体,他们反对把经济当作唯一标准,这说明他们具有不同于之前的经济增长观念,有表达新型价值观的诉求,故B项正确。中产阶级参与社会活动不意味着他们成为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排除A项;仅从中产阶级反对经济标准的唯一性不能说明他们试图重塑社会价值体系,也不能说明他们旨在推动当代社会的进步,排除C、D两项。11.A根据材料“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知,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用国家力量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故A项正确。社会保障体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贫富分化,排除B项;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国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但无法实现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排除C项;“保障了充分就业”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社会保障体系与保障就业无关,排除D项。12.D由材料信息可知,在“南方各州的教育行政与司法部门几乎都掌握在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手中”的情况下,美国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故D项正确。最高法院的判决仅具有象征意义,并未改变南方有色人种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强调了最高法院的判决,没有体现出社会各阶层的反应,排除B项;“宪政体制遭到普遍挑战”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13.(1)变化:美苏之间由盟友转变为对手。(2分)原因: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主义被打败;苏联综合国力的上升,国际声望增加;美国实力提升,试图在世界推行美式民主制度;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对立。(10分)(2)特征:“冷战”的空间范围逐渐扩大;“冷战”随着殖民主义的瓦解和新兴独立国家间的争端而发展。(5分)影响: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阴影下,威肋了世界的和;美苏“冷战”下,形成一种大致均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孕育了世界多极化趋势。(8分)14.[示例一]意·32·【23新教材·ZC·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中外历史纲要(下)一G DON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