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殖民地自身地域特点及宗主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D项正确,A项错误。各地的确存在自然地理差异,但这不是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历史根源,排除B项;出现单一经济的原因并非各国注重发展民族经济,排除C项。9.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苏俄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这说明新经济政策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私企是何时开始影响国计民生的,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发展市场经济并不等同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排除D项。10.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为争取苏联对日作战,背着中国签订了出卖中国利益的协议,这说明雅尔塔会议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战后世界进行划分的内容,排除A项;虽然雅尔塔会议损害了中国主权,但这不意味着埋没了中国对二战的贡献,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雅尔塔会议形成战后世界的新格局,排除C项。11.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与1990年相比,2001年美国第一、二产业产值及就业比重下降,这意味着第三产业产值及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的重要标志,故B项正确。工业发展未必会限制对农业的投入,排除A项;第一、二产业产值及就业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出现衰败趋势,排除C项;农业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减少不能说明美国农业的落后,排除D项。12.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协商应对世界性经济发展出现的挑战,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故选B项。经济全球化潮流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排除C项;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尚未确立,排除D项。13.(1)变化:香料由成为彰显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到成为大众化调料;欧洲食物原料种类日益丰富。(6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使食物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欧洲人对食物进行了培育改良。(4分)(2)特点:以殖民战争和殖民统治为其实现方式;农业民族从属于工业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6分)(3)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9分)14.[示例门方法: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一1945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3分)阐释:1945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爆发,两极格局形成。1947年,杜鲁门意·41·【23新教材·ZC·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中外历史纲要(下)一G DON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