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五)5语文XS4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5语文XS4答案)
出昼③,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纤郁愤闷,超然有远举之志①。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鸣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注】①贾生:贾谊。汉代的儒者称为“生”。②贾生之论:贾谊向汉文帝提出的《治安策》。③昼:齐地名,在今山东临淄。④趯然:超然的样子。远举:原指高飞,这里比喻退隐。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仲尼A圣人历试C于D天下E苟非大E无道之国G皆欲勉强扶持。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以自用者实难”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意思相同。B.“王其庶几召我”与《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的“其”意思相同。C.“如绛、灌之属”与《过秦论》“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中的“属”意思相同。D.“亦谨其所发哉”与《苏武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中的“发”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对有才但却未能施展才能的贾生表达惋惜之情,奠定了全文惋惜、痛心的基调。B.文章善用对比,将贾谊的成就超过夏、商、周三代与其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的结局对比,引出对悲剧原因的探讨。C.苏轼运用儒家名人之例,委婉地批评了他对君主不够主动殷切、感情不够深厚,对自己不够自信和爱惜等几方面的不足。D.苏轼以历史事实为参照,论述贾谊在客观条件还不成熟的背景下,急于使汉文帝迅速弃旧图新,非常不切合实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4分)(2)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4分)14.为了实现人尽其才的目标,在文章结尾,苏轼对君主和臣子提出了怎样的建议?(3分)》语文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