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性练习(三)3语文答案
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性练习(三)3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山西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
2、山西省2024七年级阶段一试卷
3、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四阶段检测卷
4、山西省2024一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5、山西省2024至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6、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8、山西省2024到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9、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卷
10、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卷
15.【答案】C【解析】“海棠虽被殷勤呵护却仍不免经露零落”错误,“殷勤留著花梢露”的大意是:一定要把海棠花梢上的露珠留住,倘若把那美丽的红色滴下来就真要为春天而感到可惜了。C项曲解了元诗诗意。16.【答案】①元诗借物说理,通过对含苞欲放的海棠花蕾的怜爱,告诫儿辈要珍惜如花蕾般美好的青春时光。(或答:“咏物抒情,表达了对岁月不拘、青春易逝的人生感叹。”)②袁诗托物言志,作者借对秋海棠独含秋气、清香袭人的赞美,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17.【答案】B【解析】“表达对艰苦岁月的哀叹和对劳苦的感伤”错误,诗人回忆亲临前线、守关拒敌,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系念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表达的是对国事的忧虑,这是一种爱国情怀的表达。18.【答案】本词触景生情,追忆往事,今昔对比,分为四个层次。①第一层“抚今”,描绘了眼前悲凉的秋景,渲染了时代气氛,烘托了词人心境;②第二层“思昔”,“忽记”句写词人联想到自己的战斗经历,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③第三层再回到现实,表达归隐的意愿和抗金策略无人可以托付的遗憾:④第四层回顾往昔,抒发自己遭受排挤,不被知遇,无法施展才能抱负以收复江山的悲愤。19.【答案】C【解析】“展现了一幅空旷、萧条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哀伤、失落的离别之情”错误,应该是“展现了一幅开阔、明丽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离别时的开朗乐观之情”。20.【答案】①首联起笔就写离别前喝醉酒,借酒抒写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②颔联通过饮酒来表达对重逢的渴望,进而凸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③尾联以饮酒干杯结束,充满了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21.【答案】C【解析】“也懂得人生有盛衰生死,它不管是否户换主人,似乎对谁都一样有情”错误,第二首诗因燕飞入户而生遐想一应该是燕子不懂得人生有盛衰生死,所以它似乎对谁都一样有情,又似乎对谁都一样无情。22.【答案】①第一首诗中的“翛然曳杖”体现出诗人自在、超然的心情;“栽花结子”句体现出对死亡孕育新生的思考。②第二首诗中,诗人由母燕将雏而遐想人生,对生命永不停息发出思考。③这两首绝句表现了诗人冷眼观世,对生死的超然、豁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3.【答案】C【解析】“表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洒脱态度”错误,“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这两句是词人联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告诉友人不必如古人那样吟唱《阳关曲》来送别自己。因为词人是南下,并非西行;且元二是出使,而词人则是被贬。此处有自嘲的意味。24.【答案】①岳阳楼与君山遥遥相对,高远辽阔,是词人抒发情感的基点。词人在此登高望远,抒发了被贬南方的悲哀与痛楚。②长安为汉唐旧都,词人借回望长安,形象地表达了对京都的思念和对朝廷的期待之情。25.【答案】B【解析】“又表现诗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忧虑”错误,从下句描写的内容可知,这里的“忧农”应是担忧农事,表达的是对淳朴清新的农村生活的留恋。语文第53页(共6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