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高2023~2024学年度2024届高三(下)入学考试(2月)语文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2023~2024学年度2024届高三(下)入学考试(2月)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为思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所以出现了像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这样做,是他用来求得这种声誉的手段啊。”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会再回来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去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己回来一定能够获得赦免,所以才再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敖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后又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15.B(用野草环绕我士尸骨,映衬了战士们沙场战亡、白骨无人收的凄惨。)16,①“草不横”“暗秦京”通过描写荒凉环境,暗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②“望来信”“闻哭声”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心理感受,暗写战争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惨状:③“萦战骨”“照空城”通过描写荒野白骨和残阳下空城,写将士被战死、百姓被屠杀的战争残酷。这些写实描写浸透了民众的苦难。(6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7,(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飞湍瀑流争喧豗狱转石万型宙(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8,文中第二段的括号表示解释说明,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可以使论证语言简明,从而提高论证效率。(答出括号用法1分,分析效果2分。)19,答案示例:A处:不满辞格数量过多;B处:转喻是语言的符号创新。(每句2分)20.答案示例:将轻重、清浊交错的琵琶声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盘”,(分析比喻/通感的构成,1分)在听觉与视觉上建立新的联系,使无形的琵琶声具有新鲜而生动的形象。(从“创造新联系”的角度分析,2分)21.(3分)既要注重教育引导,又要注重实践养成,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进,为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营造良好氛围。(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参与”和“推进”位置颠倒。应该先“参与”再“推进”。二是“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营造良好氛围”缺少谓语,应加上“实施”,变为“为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营造良好氛围”。)22.(6分)示例:①为民族谋复兴②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③人类优秀文明成果23.写作提示:“陶渊明能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是结果,可指成功、目标达成等;“其中一个原因…”可指手段、方法或途径等。“深广地同情万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是在说我们与外物的关系上,不沉溺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打破视野限制,开阔胸襟;“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是指广纳博取、兼容并蓄后也使自己的胸襟开阔,人与万物互相影响、协同发展。结合学生生活、自身发展、人生规划、学业进步等,写出有认识、有见地的文章来。参考立意:①打破界限,开阔胸襟,②物我相融,协同双赢:③打破界限,变成最好的自己;④打破界限,让世界更美好;等等。语文答案(第3页,共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