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三模考试(老高考)语文答案
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三模考试(老高考)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一16题。阳关引·塞草烟光阔寇准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敛,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里,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前两句写无垠的塞草和鸣咽的滑河,指绘了远行者出发时的情景,含蓄地传达出浓浓的离愁。B。“知有后会甚时节?”这一问句表达了对相聚无期的怅然之情,下阕的“难欢聚,易离别”与之相照应。C.词人用“自此共明月”对友人进行宽慰,表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千里共婵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D,下阕运用了用典、直抒胸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表达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16,本词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所写生活场景相似,但艺术效果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登岳阳楼》“”两句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景象。(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客人箫声的凄切婉转,悲咽低回,感人至深。(3)“荷”,又称莲、芙蓉、芙蕖等,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意蕴丰富。如”一句便是取其美好形象表达愉悦畅快之情,而“”一句则是取其高洁品质寄寓高尚的情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贾母闻知宝玉被吓,细问原由,众人不敢再隐,只得回明。贾母道:“我必料到有此事。如今各处上夜都不小心,还是小事,只怕他们就是贼也未可知。”当下那夫人并尤氏等都过来请安,凤姐及李绒坤妹等皆陪侍,听费母如此说,都默无所答。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风姐语文试题第8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