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 金科·新未来5月联考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
14,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构筑贸易壁垒,急于寻找出口市场,国际关系恶化,苏联利用了西方世界急于出口的心理,从西方进口了大量的先进设备、技术,引进了大量人才,极大地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B项正确。这一时期是计划经济,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美苏关系相对缓和,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从西方进口了大量的先进设备、技术,引进了大量人才,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项。15,D。表格反映冷战结束后,海外军事基地是美国向全球关键地区投射军事力量、巩固联盟体系、干预地区事务、保护海外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全球战略优势的重要手段,表格体现了美国为了其战备优势不断的进行军事调整,D项正确。16.D。根据材料中“假如杀虫剂被随意使用,那么最后留给人类的只能是一个‘寂静的春天,”可知,作者深刻反思了杀虫剂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的负面影响,反映了作者反思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部分官员对该书的看法,不能说明政府职能的扩展,排除A项。虽然部分官员认为小说作者“可能是一个共产党人”,但这仅反映了意识形态影响官员的思维,材料并未涉及美国政府的政策,排除B项。“科技进步加剧环境污染”属于现象,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17.(1)价值:《汉书》记载和玉印等可实证西汉曾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竹简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可论证汉代思想文化治理的基本情况;“五铢钱(或黄金、青铜器、玉器、漆器、衣物丝织品)”等印证了汉代实行改革币制、与民休息等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异域风格的文物”可论证西汉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2)不赞同理由:墓葬文物穿衣镜是实物史料但属于艺术品,不能简单用来直接解释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汉代史学家,其掌握的有关孔子生年的史料有待进一步考证;应该将两者进行结合,并搜集更多史料进行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结论。18.(1)不同:明清时期以限制对外贸易为主,英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原因:国家贫困(财政困难);欧洲国家争霸,英国弱小;资本主义兴起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教权衰弱,王权强化。(2)[示例1]论题:清末开放通商口岸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论述:清末众多通商口岸的开放过程,是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列强逐步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列强通过通商口岸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输出资本,使中国逐步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列强的经济侵略,使农民与家庭手工业者破产,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如太天国运动的爆发),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综上所述,清末众多通商口岸的开放,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示例2]论题:清末开放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论述:清末通商口岸的开放,经历了“约开”到“约开中的自开”的过程。众多通商口岸的开放,日益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打开了·9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