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学样卷(一)1[24·(新高考)高考样卷·生物学·AH]试题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学样卷(一)1[24·(新高考)高考样卷·生物学·AH]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水稻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主要分布于▲细胞中,通过其对光能的利用,引起水持续分解生成▲和氧气;实验室常用95%乙醇对其进行提取的原因是(2)水稻根尖细胞中的脱氢酶参与细胞需氧呼吸的第▲阶段,据表1分析,随着Cd浓度的增大,水稻种苗干物质的量不断降低的原因是(3)据图1分析,Cd被水稻根系吸收后,主要富集于水稻的部位;随着Cd浓度的增加,水稻植株对Cd在体内分配的特点是△;水稻体内的Cd此后通过▲途径最终转移到人体内,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1.(13分)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带河口、海岸等区域的由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等乔木和其他生物组成的群落,具有由陆向海逐步扩张的特点。研究人员选取广东某海湾自然红树林进行碳储存能力研究。以距最低海面距离为标准设立高潮位(4.3米)、中潮位(3.3米)和低潮位(1.6米)三个调查区块,对三个区块的红树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可采用▲调查红树及生存环境的各项指标。使用▲对地下部分进行取样调查,对于小型土壤动物可利用其具有▲的特性,采用▲法进行分离。调查发现不同潮位点的红树林的植被特征具有显著差异,这属于群落的▲结构。(2)调查发现低潮位点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有机碳含量都显著低于高潮位点,生物量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红树林的扩张具有▲特征,因此不同高度红树的树龄不同,所以导致植被生物量具有差异;不同潮位点,从而影响红树的生长;低潮位点的地下有机碳含量少的原因是▲(3)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碳储存能力,碳储存分为两条途径:生物途径是通过红树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碳,固定的碳中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重新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储存在▲一;非生物途径主要是通过▲一,土壤及水下沉积物对碳的吸收和固定作用进行碳储存。(4)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存在以浮游植物为食的贝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了▲的作用。调查发现贝类能通过▲一,增加了系统碳存储。22.(11分)对某二倍体野生型水稻品种WT(野生型基因均用“+”表示)进行人工诱变处理,获得A1、A2、A3三种穗长隐性突变体(基因型分别为a1a1、a2a2、aa3),己知三个突变体基因均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从A1突变体中克隆出了关键基因a1。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表达产物后发现,a1基因是WT水稻的+基因内插入一个654bp(碱基对)片段形成的,可知a,基因与+基因互为▲一,且a1基因表达的肽链长度比+基因表达的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为进一步探究a1基因的成因,对+基因和a1基因进行了测序,据此设计出一对引物,分别对WT、A1突变体的核基因组DNA进行PCR,相关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如图,其他染色体的DNA均没有产物。据图可推测a1基因形成的原因是▲3号染色体9号染色体WTA,突变体WTA,突变体232000b:1000bp750bp854bp754bp500bp250bp100bp100bp200bp高三生物试题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