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五调考试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五调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二调答案
3、2024高三下衡中二调
4、衡中同卷2024高三下学期二调
5、2024衡水中学高三五调答案
6、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三调语文
7、衡中同卷2024高三二调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三调
9、衡中同卷高三下学期一调2024
10、2023-2024衡中同卷高三下学期二调
)
一要务就是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修养,提升自己的恩想境界,在创作的过程中能自始至终保持一种无功利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感物兴情”,创作出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很高的文学艺术作品,从而实现艺术与审美的自然、自由。“感物兴情”之于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然、自由充分表明,它是一种审美自律。所谓审美自律就是审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即审美的发生完全是自觉的、主动的,且出于无功利的目的。正像刘勰所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感物兴情”可以引发作家、艺术家无穷无尽的联想,那是神思。“联类不穷”说的就是无穷的神思与丰富的想象。在这种情形下,流连万象,沉吟视听,看到的和听到的,都与内在的情感融为一体。因此,作家、艺术家在创作(“写气图貌”“属采附声”)的过程中,情感会随着所感之物的变化而变化,会随着所感之物起起伏伏。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形象、声音和色影“随物宛转”“与心徘徊”,这正是审美自律。它是以创作的自然、自由为前提的。文学艺术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别,主动就是“感物兴情”;而被动则是“托物寓情”。当下的文学艺术创作,审美自律依然是第一义。它是作品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保障。文学艺术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通过作家、艺术家纯正的审美心态实现的。这种纯正的审美心态作为审美自律的表现,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要实现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自律,作家、艺术家除了保持虚静的无功利的心态之外,更重要的是深入现实,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悉心观察,深入体悟,努力寻求与物心有灵犀的一刹那。“感物兴情”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和审美体验范式,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真诚。这是“感物兴情”背后隐含的最可贵的品质。由于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情感是由“物”自然、自由激发出来的,不是人为推动的,这就铸就了其情感的真诚。也就是说,“感物兴情”在根本上阻断了虚假情感生成的可能性路径,回应了中国传统关于文章写作和文学艺术创作的态度:“修辞立其诚”,“疾虚妄,求实诚”。无论自然、自由还是审美的自律,都有真诚作为依托,它们本身就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思想观念对文学艺术创作具有普遍的意义。即便在当下,其理论价值也是无可置疑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判定,不管依据的是自然、自由标准还是审美自律标准,其隐含的最本质的东西都是真诚。只有做到真诚,文学艺术创作才是自然的、自由的,才能实现真正的审美自律;离开真诚,文学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就会丧失,创作行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摘编自李健《“感物兴情”:创作的自然、自律、真诚》)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认为感情因事物而引发,因而文章的思想内容必然明快高雅;带着感情色彩去审视事物,文章用词必然奇巧优美。B,创作者在创作文学艺术作品时,其思想情感的表达过程是自然、自由的艺术化和审美化过程,不存在任何的刀斧之痕。C审美自律指审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它以创作的自然、自由为前提,是作品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重要保障。D“真诚”是文学艺术创作中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最可贵的品质,张岱年的《修辞立其诚》中也强调了“真诚”的重要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第2页(共8页)】242728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