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安徽高考模式
2、安徽卷2024
3、安徽省2024年新高考
4、安徽省高三模拟考试2024
5、2024安徽高考改革3十3
6、安徽省2024高考
7、安徽2024年高考实行新高考吗
8、2024年安徽高考用什么卷
9、2024年安徽高考政策是啥?
10、安徽2024年高考政策
答案(语文))
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节选自《资治通鉴》)10.材料三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患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愿陛下A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E执理不屈直臣也11.对下面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A何以责臣下之直乎?责:责备;《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贵:责备。不待步兵,径薄城下薄:迫近,接近;《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咸疑不克,而竞下之下:攻克;《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克。D.代隋者唐,更十八君更:改变,更换;《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更:改变,更换。2.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太宗作为君主,能够屈己意倾听劝谏,用仁心爱护百姓,可以说他是有治理天下的志向。B.唐太宗没有攻下城池的器具,只是带领骑兵追逐,也不依靠步兵,竞然攻破了城池。众位将领都对此表示怀疑。C.唐太宗认为要想用诚信治理天下,君主必须讲诚信,不可欺诈妄为。D.太宗虽然有治理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又有治理天下的成效,却还不能与前代圣王相提并论。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每小题4分)(1)行之几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2)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1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太宗治理天下尖表现在哪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16题。水调歌头·沧浪亭苏舜钦①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④。刺棹穿芦获,无语看波澜。[注]@苏舜钦,北宋词人,字子美,号沧浪翁。因支持范仲淹革新被陷害劾奏,罢职闲居苏州沧浪亭。②青纶:青丝织成的印绶,代指为官身份。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词的上片从写景起笔,开头两句总体勾勒了太湖岸和洞庭山秀美的景色,视野开阔。B.“鱼龙”二句,词人想象湖上烟雾弥漫的场景,暗含内心苦闷之意。W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