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一(7月)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语文答案)
毛坦厂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专门围绕麦类作物(小麦和大麦)种植和收获举行的祭祀活动,说明小麦在商代已经得到重视。在商代以后的文献资料中,麦的出现更加频繁。鲁庄公七年(前687年)经、传及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经文记载鲁国“无麦、苗”“大无麦、禾”,即发生在今山东半岛曲阜二带的两次不同程度的小麦歉收。鲁文公十七年(前610年)传文又云“齐人将食鲁之麦”。鲁隐公三年(前720年)传文记载周、郑交恶,郑国贵族祭足率领军队伐取“温之麦”。温是东周的畿内采邑位于今河南温县南。鲁成公十年(前581年)传文记载晋景公病重,欲尝新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传文记载楚国“将取陈麦”,掠夺位于今河南淮阳的陈国之粮食。这些史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位于北方的东周、晋、鲁、郑、陈等都有了小麦的种植。正由于此,晋悼公的兄长因“不能辨菽麦”而被嘲讽为“不慧”(《左传》成公十八年,前53年)。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传文有“麦麴”一词,杨伯峻先生注:“麦麴即今之酒母,用以酿酒者,盖蒸麦以为之,故曰麦麴。”以上记载说明在东周时期农业生产中,小麦显然是作为比较主要的粮食作物存在的。到了汉代,政府曾专门派人进一步推广小麦种植。大部分历史和考古学者根据不同的证据,认为小麦在中国北方农少和先民饮食中很早就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也存在不同观点。如有学者认为自传入中国数千年来,小麦在北方农业中的重要性一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第1页(共6页)粮铲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