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2025届名师原创模拟卷(二)2历史(CQX5)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名校名师高考模拟仿真卷二
2、2023-2024名师名题单元双测卷答案历史高二
3、2024年名师原创模拟
4、2023-2024名校名师高考模拟
5、2024名师原创模拟理综卷
6、2024年名师原创模拟的卷子及答案
7、名师卷2024高三综合
8、2023-2024名师原创16套高考提分卷历史答案
9、2024名师卷
10、名师中考2024历史答案
2历史(CQX5)答案)
3.D【解析】从“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全面,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耗费了大量财力,没有使国家富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强,排除D项。故选C项。《大诰》为依据”可知,朱元璋在明朝的刑法之外,又制定了《大6.B【解析】1405年一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诰》,且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这体现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了君主专制的强化,D项正确;从题干所给材料中,并无法体现沿岸。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出明朝追求法律等、维护官员利益,排除AC两项;明朝加强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对人们思想禁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八股取士,《大诰》具有法律来,而且开创了西太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性质,与加强思想禁锢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故选D项。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根据材料中显示的时间考点2明朝的对外关系1403一1424年(永乐时期),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相吻合,由此1.D【解析】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戚继光统领的军队,训练有可知,促成来华使节次数变化和技术交流的主要原因是郑和下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称为“戚家军”。1561年戚继光西洋,B项正确;张骞两次通西域,时间分别是公元前138年和率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定了公元前119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1561年,戚继浙东的倭患;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光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18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这与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D项正确;西考点3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汉时卫青北击匈奴,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排除A项;岳飞抗1.C【解析】根据材料“在一部书中讨论了中国技术的几乎所有金是中华民族政权间的斗争,排除B项;文天祥抗元是中华民部门,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可与其相比。不但它在中国是唯一无族政权间的斗争,排除C项。故选D项。。二的,就是在17世纪以前也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比的欧洲著作”,2.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明初”“西洋”等内容,结合所学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航时间长、规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发生在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西汉时期,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发生在唐朝,均与“明初”时间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部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综合性农学著作,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中医典籍,排除B3.A【解析】据题干“郑和下西洋既没有殖民开拓,也未能完成资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业科技巨著,排除D项。本的原始积累,它毫无疑问并不同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并非故选C项。近代的先声或是资本主义的序曲”和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是2.D【解析《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和的对外交流,没有殖民掠夺和扩张,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作,活字印刷术是毕昇发明的印刷方法,《天工开物》是明代宋没有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文艺复兴是世界近应星创作的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故图片代史的开端,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排除CD两项。故选A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科技。故选D项4.D【解析】据题干“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3.A【解析K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可知,郑和下西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洋时期,多国贡使与明朝来往,说明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与海外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有各国的联系,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一定的虚构成分。故选A项。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4,.C【解析】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珍,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海和非洲东海岸,题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干材料并没有反映郑和远航到达了西欧的国家,排除B项;题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的科学技术,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干未反映郑和下西洋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且结合所学知识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可知,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C项。故选工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农D项。书,排除A项;《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5.C【解析】据题干“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排除B项;《四书集注》是南千古佳话…这项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宋朱熹所著的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排除D项。故选C项。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七下西5.A【解析】根据材料“沿线上有宫殿坛庙等宏大建筑,气势极显洋,用和的方式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C项正确;郑和下庄重”和结合所学知识,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西洋未到达地中海,排除A项;追逐贸易交换只是目的之一,不皇家建筑群,突出中轴线烘托了帝王至上的威严。故选A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