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四)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语文答案)
文化。(每点2分;其中概括小说创作观各1分,结合文本一分析各1分。分析于文有据、言之成理即可)10.【答案】CFH【解题分析】原文标点:及本路兵马夫丁既兴,而虏骑亦至塞下,挺恐兵败而事不济,且己任其罪。11.【答案】C【解题分析C只、仅/只管。A均指像。B议论/同“脱”,摆脱、脱身。D高尚的/众多。12.【答案】A【解题分析】“蔡挺逃往京城”理解错误。根据文意,蔡挺向朝廷奏报相关情况,向朝廷请命,并不是畏敌而逃。考生易将“走使”理解为逃走。“走使”在文中是递送文书之意13.【答案】(1)人生大事,或者生,或者死,或者给予,或者夺取,到了这里,由一句话决断,我怎么敢简略处理呢?(得分点:“夺”“决”“略”各1分,句意1分)(2)大概自己担任侍从台谏,就能指责宰相的过失;自己担任宰相,就能接受待从台谏的指责。(得分点:“攻”“失”“受”各1分,句意1分)14.【答案】①辽国使者每次经过北都,一定会告诫他的属下,在韩琦管辖之地,不要犯勒索的错误。②辽国使者全都在给韩琦的书信上签上名字。③辽国君主命画工照着韩忠彦的模样给韩琦画像。(每点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魏国公韩琦有大功旧德,天下人都景仰他。熙宁年间,(韩公)留守北都,辽国使者每次经过边境,一定会先告诫他的属下说:“韩丞相在这里,不要犯勒索的错误。”辽国使者给京兆尹写信,按照旧例,信纸的最后只画记号,到了北都,(辽国使者)全都在书信上签上名字,(韩公)被辽国人敬畏到这种程度。后来,韩公的儿子韩忠彦奉命出使辽国,辽国君主询问曾经出使中原的使者说:“宋国来的使者像韩丞相吗?”有人说:“像。”就命画工画下韩忠彦的画像。熙宁初年,韩公在长安,凉经略使蔡挺提出建议,想修建白塔城,韩公答应了他。等到本路兵马劳役准备好了,敌军骑兵也到了塞下,蔡挺担心军队战败而事情不能成功,并且自己要承担罪责,于是向京城递送文书,详细地上奏形势,以及战事值得担忧的情况,向朝廷请命。朝廷只责怪韩公不应当增修城池,却不知道最初提出建议的是蔡挺。韩公也不为自己辩白,等到城池建成,没有发生战事,韩公又将蔡挺的功劳上奏,请求朝廷下诏褒奖蔡挺。韩公镇守大名,魏州的诉讼案件很多,事情无论大小,韩公都亲自处理,即使生病不能出门,也允许通报消息、请求指示,他就在卧室内判决。有人认为韩公负责的事务过多,劝他简化审核(事务),将事务委托给属下,从而使自已稍得便利安适。韩公说:“双方讼词在官府,人生大事,或者生,或者死,或者给予,或者夺取,到了这里,由一句话决断,我怎么敢简略处理呢?我担心自己做得不够,从来不敢找借口简略处理。更何况把案件委托给他人呢?”韩公主持政务十几年,辅佐三朝,罢黜、升迁群臣,他在朝廷内管理台省,在朝廷外总管藩镇,出自他门下的官吏超过了朝廷官吏的一半。然而这些人中知道感念韩公恩义的很少,有人就此议论,韩公说:“我按照最公正的标准推荐人,不要求他知道我推荐了他。我按照最公正的标准责罚人,而不回避他怨恨我。我只求无愧于天地,怎么能再要求别·14·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