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历史(YC)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历史(YC)答案)
2025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选择性考试11月调研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1~5 BACAA6~10 BCDBB 11~15 DBCCD1.B。仔细观察三幅图中陶盉的造型风格高度一致,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距今4000多年前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盉,被二里头文化继承并加以发展。三星堆出土的陶盉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几乎一模一样,属于从中原地区传播过来的。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交流、互动,并最终汇集在一起,共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材料主要是不同时期文化遗址的陶器造型风格的相似,不能体现制陶技术的先进。仅仅从陶器出土也不能证明早期国家的出现。2.A。材料中荀子认为日月之蚀、星坠木鸣等现象是自然界运动变化正常现象,觉得奇怪可以,但是不必恐惧,这一看法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色彩。B选项体现了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并非唯物主义;D选项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事物的法则、规律不会变化;C选项属于心学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A选项认为自然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故选A。3.C。秦汉时期的地方治理既有啬夫、游徼是郡县任命的正式官员,也有三老作为地方民众的代表,体现基层自治与国家治理有机结合。乡里官员的设置没有体现地方管理体制的灵活多样,德治也并非秦朝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4.A。北魏统治者将鲜卑贵族确定姓族,仿照北方汉族的门阀士族体制建立统治秩序,又推进汉族士族与鲜卑皇室通婚,构建新的封建统治秩序。学中原传统文化和削弱汉族门阀并非其目的,B、C错误;D项未能反映整个材料的意图。5.A。狄仁杰、李德裕作为朝廷官员采取措施禁止地方上的封建迷信活动,废除陋,体现利用国家权力推进社会文明发展。此类举措不完全是针对佛道两家,与儒学正统地位和社会基层治理无关。6.B。宋初统治者为了防范五代时期骄兵悍将局面,实行“将从中御”的领兵策略,通过赐阵图形式来遥控指挥行军作战,是宋初专制皇权强化在军事上的体现。这种纸上谈兵的做法,不利于军事作战的灵活指挥,也不属于崇文抑武的政策体现。7.C。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东南沿海地区航海活动频繁。古代航海活动有极大风险,对林默(天妃、妈祖)的崇拜符合民众心理慰藉的需要,这种民间信仰被官方认可,纳入国家典礼充分说明东南沿海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上升。材料反映的不是宗教问题,更没有体现开放包容的宗教政策。对妈祖的祭祀礼遇不能反映女性社会地位提高,也不符合宋元时期的史实。8.D。《织工对》记载的明代杭州纺织工匠访谈,是研究明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一手史料,材料中“日佣为钱二百缗”“当求倍值者而为之佣”信息反映当时杭州民营纺织业中存在手工工场大规模生产的雇佣关系,是异于传统的新经营方式。材料不涉及国家对工匠的人身控制和农产品的商品化。9.B。材料反映清代徽商的经营活动,是典型的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大量的财富用于购买土地,不利于商业资本积累和生产的扩大,此现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常态,不利于传统农耕社会的转型。徽州地区确实人地矛盾尖锐,但是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徽州地区的经济支柱主要是商业活动。11月调研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CX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