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雄教育]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历史(安徽专版)试题
[王后雄教育]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历史(安徽专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参考答案题号810111213141516答案ADBAADDCB1.【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甲骨文“男”的字形与田间劳作相关,而“女”的字形则与女性特征或家庭地位相关。这两个甲骨文的字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不同认知,显示了一种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A项正确;甲骨文是商代骨文文字体系成熟”,排除B项;甲骨文“男”和“女”两个字主要反映了性别差异,而非阶级分化,排除C项;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特征,商代小农经济尚未确立,排除D项。2.【答案】C【解析】陶仓楼作为随葬品,它的数量和规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粮食储存和土地所有权的重视。两汉时期,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渐盛行,C项正确;陶仓楼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而非哲学观念,排除A项;军阀割据主要出现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与陶仓楼流行的时期不完全吻合,且对,且无法直接解释陶仓楼流行的背后原因,排除D项。3.【答案】D【解析】从材料“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今甘肃武威)被回侵踞,朝廷无力收复失地”可以看出边疆失守和朝廷的无力,材料内容未涉及“藩镇设置区域的拓展”,①错误;材料内容并未提及唐朝对边疆地区采取了何种民族政策,只是描述了凉州被侵占和军队防御的情况,因此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因俗而治”的结论,②错误;根据材料“汉家无人开旧道”并结合所学可知,凉州作为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被回侵踞后,对唐中后期陆路丝绸之路的衰落产生重要影响,③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④正确。综上,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4.【答案】A【解析】“常仓”制度在宋代是一种用于调节粮食价格、保障农民利益的仓储制度。美国学者从宋代的常仓制度中汲取灵感,在现代美国提出并实施“常仓”计划,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表明宋代的“常仓”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与现代经济调节手段相似的特性或理念,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常仓”历史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