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学教育]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信息冲刺(四)4生物(C)答案
[伯乐学教育]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信息冲刺(四)4生物(C)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清液中,而上清液中主要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故应当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35S标记,噬菌体为寄生型病毒,不能直接放在培养基上培养,标记噬菌体需要用含35S的培养基先标记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使其蛋白质外壳获得35S标记,故选A。(3)用32P标记噬菌体后,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若上清液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物质,可能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短,存在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或保温时间过长,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21.(12分,每空2分)(1)形态、数目和分布(或位置)(对1点给1分,共2分)(2)雄;14;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并形成四分体(3)E;(4)B、D、F【解析】(1)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或位置)不同,故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或位置),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则图中观察到的是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组织切片,图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动物(2n=28),所以能观察到14对同源染色体,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并形成四分体。(3)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E。该时期的主要变化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图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故B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F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均不含同源染色体。高一生物学参考答案第5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