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学教育]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信息冲刺(四)4化学(B)答案

[伯乐学教育]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信息冲刺(四)4化学(B)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远小于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人氨气和二氧化碳,溶液中碳酸氢钠先达到饱和,不能再溶解过多的碳酸氢钠,故生成碳酸氢钠沉淀,使该反应可以继续进行。14.(1)丙(或氧气、O2)(2)3:2(3)置换反应(4)ABD(5)在不同条件下,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互换(或从氨能源可循环利用角度回答也可)(合理即可)°【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微观本质、催化剂概念、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书写等化学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粒子变化,检验对原子、分子概念的理解,培养严谨的实验思维,强化知识迁移至实践探究的应用能力。【解析】(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根据O2的分子结构特点,以及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丙是氧气。(2)反应物中只有乙分子含有氢原子,生成物中只有丁分子含有氢原子,因为反应应前后原子质量和物质总质量不变,又因为催化剂的特征之一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答案为ABD。(5)略。15.(1)澄清的石灰水[或Ca(OH)溶液]碳酸钙(或CaCO)(2)滤渣B中有红色固体(或步骤②加人过量稀盐酸后还有滤渣)(3)Zn+CuSO—ZnSO+Cu(4)滤渣E【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成分推断中实验现象分析与物质鉴别方法的掌握。通过探究的实验流程,分析实验操作,检验学生对物质溶解性、化学反应现象的辨识能力,聚焦实验现象观察的科学性及对物质特性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推导物质成分,辨析物质间反应逻辑,培养依据实验现象进行严谨推理的实验思维,以及利用物质鉴别、元素检验等方法解决成分推断问题的能力。【解析】分析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及流程中给出的试剂,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步骤②中加过量稀盐酸后仍有滤渣存在,说明存在不与稀盐酸反应的固体铜,则确定了粉末中硫酸铜和锌的存在。由于步骤①中锌粉可能过量,则气体C中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含有氢气,则气体C可能为混合物;通过上面分析,可知整个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形式存在,因此滤渣E是纯净物。16.(1)②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合理即可)(2)④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试纸由红色变为紫色程度。检验学生对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设计逻辑的理解,对实验细节的科学分析,引导学验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第4页(共5页)CX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