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精准预测卷(二)2历史H答案

高三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精准预测卷(二)2历史H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2024年高考时间倒计时
    3、2024年的高考是几月几日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中世纪,儿童(enfant)一词意义宽泛,与“男仆、侍从、服务生”等词同义。儿童指代低下阶层,隐喻依附关系。儿童被视为“小大人”,与成人一起生活和工作,儿童作为人生的一个独立阶段的观念是不存在的。17一18 世纪,西方社会出现了新的儿童观。公共团体开始把儿童当作孩子来看待。孩子不仅天真无邪,而且弱小,既需要保护也需要教化。人们试图探索儿童的精神世界,帮助儿童理性精神的成长,将他们培育成有理智的人。19世纪初,雇主们非常欢迎儿童那敏捷的“小手指”来操纵“巨大的节省人力的自动机械”。童工维持了中世纪社会的特征:儿童低龄进入成人世界。19 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实行强制义务教育,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被隔开来。20世纪以来,孩子被界定为情感资源,而不是生产行动者。当被问及“拥有孩子的优势与好处”时,常见的回答是对“爱与情感的渴望,以及拥有家的感觉”。——摘编自周群英《从“有用”到“无价”:西方儿童观念变迁及启示》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或几项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明清时期河北地区宗族公田的土地所有权归宗族集体所有,但使用权可分层流转至族内成员或佃户。河北大族如真定梁氏、河间冯氏的族谱中均有禁止私分族田的条款。族田收入“三分为率:一输税粮,一备差,一供祭祀”,“族长总摄田务,各房轮值收租,岁终会算于祠堂”。宗族还设立“义田”制度:“岁入粟二千石,以赡族中孤寡贫病者”。滦州李氏公田“设义仓三所,春贷秋偿,周济穷乏”。《大明律·户律》明确规定:“义田不得私卖,违者杖一百,追价入官”。嘉靖时,清苑县赵氏族人私卖族田被告发,官府依律追回土地并处罚金。宗族还设立“义学”传播农业技术,《保定张氏族谱》载“延请农师教桑麻之术”。——摘编自李文治《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等材料二河北农村原有“搭套”“换工"等互助形式,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推行过劳动互助社。1950年山县西柏坡率先将战时互助组改造为常年互助组。由于省内农具保有量严重不足,个体农民无力购置新式农具,不少农户因缺乏耕畜导致春耕延误。一些地区土地买卖面积激增,新富农通过高利贷和土地兼并扩大剥削。与此同时,“一五计划要求河北年均提供商品粮50万吨、皮棉 15万吨,个体经济难以保障”。河北农村宣传员采用快板、连环画等形式传播合作化理念,河北柳子《不能走那条路》巡演超千场,用“王小买地”等剧情展现单干危害。河北合作社发展速度远超全国,1956 年初级社转高级社仅用 20天,入社农户达 98.4%。——摘编自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等材料三新中国初期,河北各地农村合作社建立储备粮制度,1954年河北遭遇洪灾时,合作社体系保障粮食减产仅 7%。在合作社制度下,1955 年河北省合作医疗覆盖率达 68%。合高三历史第5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