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年级统一调研测试(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年级统一调研测试(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上进教育联考答案
2、上进教育联考2024
3、2023-2024上进教育联考怎么查分
4、2023-2024上进教育考试研究中心
5、2023-2024上进教育官网
6、2023-2024上进教育集团
7、2023-2024上进智慧高考试卷
8、2023-2024上进教育是全国连锁吗
9、2023-2024江西上进教育试卷
10、上进智慧2024版高中语文答案
15.(3分)答案D【解析】“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描写迷楼、月观等建筑主要是为了展现扬州昔日的繁华,为下文的今昔对比做铺垫,而不是单纯表现词人对昔日繁华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还包含了对如今衰败的感慨。16.(6分)①运用对比手法,上片描绘扬州当下春日繁华,如“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展现出热闹、生机勃勃的景象;下片“追思敌国繁雄”后描写昔日扬州的极度奢华,“纹锦制帆,明珠溅雨”,随后“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写如今的衰败,今昔对比,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繁华不再的感慨。②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描绘出乱云飘浮、流水环绕着离宫的衰败之景,借荒凉之景抒发了对扬州昔日繁华消逝的哀伤与惆怅。③运用用典的手法,“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运用隋炀帝奢靡巡游的典故,展现扬州昔日的奢靡繁华,表达对往昔盛世的追念以及对历史兴衰的叹。【解析】①对比:对比是较为常见且明显的表现手法,上下片对扬州今昔的不同描写形成鲜明反差,让读者更直观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从而体会词人情感。②借景抒情: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来传达情感是诗词常用手法。词中衰败之景渲染出凄凉氛围,与词人内心对繁华逝去的哀伤相契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③用典:隋炀帝相关典故具有代表性,其在扬州的奢靡行为能体现扬州昔日的昌盛,词人借此典故丰富了词作内涵,引发读者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也含蓄地表达出自身情感。(评分标准:每点2分。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读懂诗歌】扬州地域广阔,天上的分野对应着牛宿和斗宿,疆界连接着淮海一带。扬州城内人口众多,屋宇鳞次栉比。春日里,路边鲜花盛开,散发着阵阵芳香,黄莺啼叫,人们晨起活动。十里长街,东风吹拂,珠帘摇曳。那些豪杰俊才意气风发,气势如虹。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在春日里闪耀,车马众多,相互追随。进入垂杨掩映的街巷,画桥南北笼罩在一片翠烟之中。追念往昔扬州的繁华昌盛。有那高耸入云、仿佛挂在星斗之间的迷楼,还有横空而出的月观。昔日隋炀帝用锦缎制成船帆,在河中巡游,明珠如雨般洒落,更不必说那些赏赐的爵位、宝马、珍奇的鱼龙等玩物了。往日的繁华已如那孤飞的鸿雁般消逝不见。如今只剩下乱云飘荡、流水潺潺,蒙绕着那荒废的离宫。此时最好是尽情挥笔写下万字长文,拼却千杯美酒,一醉方休。17.(6分)(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示例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示例2)大漠穷秋塞草排孤城落日斗兵稀(示例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示例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2分)①滔滔不绝②百废待兴得多,故填“滔滔不绝”。第二处,与后文的科学家回国投入国家建设的例子联系看,可见在强调新中国的状态,故填“百废待兴”。19.(3分)答案B【解析】例句与B项都是特定称谓。A项、D项都是表示着重强调,旨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C项表示特殊含义,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高二语文学科答案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