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2·8月卷·高中2026届阶段性知识综合能力检测(二)语文答案

国考1号2·8月卷·高中2026届阶段性知识综合能力检测(二)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2026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国考1号5语文答案
    2、2024国考1号6卷语文答案
    3、国考1号6语文答案2024
    4、国考1号2024语文6
    5、2024国考1号语文答案
    6、国考1号2024语文
    7、2024国考1号语文
    8、国考1号8语文答案2024
    9、国考1号语文答案2024
    10、国考1号语文2024答案
此可填“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符合人们祈求农业丰收、生活富足的心理。风调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年景好。人寿年丰:人的寿命长,年成也很好。形容人民生活美满,社会安定富足。五谷丰登:各种农作物都丰收。【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句原句“达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加上“的目的”使句子完整。第句,主客颠倒,原句应改为“这六字治水真言体现了古人对水流规律的精准把握”(或将“体现了”改为“都体现在·…·…·上”)。【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甲处:根据前文“蜀郡太守李冰带领民众开山凿石,巧妙利用地形地貌,建造了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等一系列精妙绝伦的工程”以及后文“再也不是一匹()的野马”,可知此处应表达经过都江堰工程的作用,岷江水变得不再狂野,结合提示,可补写为“经过工程的疏导和约束(分流与调控)/经过都江堰/一到都江堰/汇入都江堰”,强调了都江堰对岷江水的作用是进行分流和调控,使岷江水不再肆意奔腾,符合上下文语境。乙处:根据前文“到清明时节,为庆祝岁修完成,祈求()、生活富足,同时也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以及后文“经过历史沉淀的‘清明放水节已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知此处应是说在清明时节当地会举行与“清明放水节”相关的活动,结合提示,可补写为“当地会举行‘(清明)放水节”,这样表述简洁明了,明确指出了在这个时间节点当地的活动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紧密。【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巴蜀”原本是名词,代指四川盆地一带地区。在文段句中,“巴蜀”用作形容词,用来形容都江堰具有巴蜀地区的特色。B.“军阀”是名词,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句中“军阀”用作形容词,形容连长具有类似军阀的某些特征。c.“电线杆子”是名词,句中,后一个“电线杆子”用作形容词,形容人呆板、木讷。D.“百度”是名词,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的名称。在句中,“百度”用作动词,意思是使用共6页第14页
本文标签: